笔趣阁

天翼中文>王薄李渊 > 第9章(第3页)

第9章(第3页)

要说这位后来被追封的高祖皇帝,当年在潼关城里搞的可不是刀光剑影的活计

他把亲兵队长的腰牌往案上一拍,转头就吩咐随军主簿:“去把河东粮仓的账本翻出来,按人头数往每家每户送粮”

主簿刚要劝谏军粮要紧,李渊抄起案头《孙子兵法》往他怀里一塞:“没看见这上头写着食敌一钟,当吾二十钟?“

后来史官写到这段,愣是没敢照实记录,生怕后人以为李家打天下全靠倒卖军粮

要说李老板这手玩得确实漂亮

潼关百姓前脚还缩在屋里怕被乱兵劫掠,后脚就看见唐军士兵挑着扁担挨家送粟米,担子上的红绸带比过年还喜庆

有个瘸腿老农颤巍巍开了门缝,当兵的二话不说塞过两袋粮食,临走还帮着把门口石磨擦得锃亮

这老农后来逢人就念叨:“隋炀帝征粮时拿鞭子抽人,唐公送粮倒贴上门当苦力,你说这世道?”

没过半月,潼关城里家家户户门框上都系了红布条,比当年迎隋文帝南巡还热闹

李渊的幕僚团也没闲着

有天夜里军帐里烛火通明,几个谋士正为怎么处置俘虏的隋朝官吏吵得面红耳赤

李渊端着茶碗踱进来,突然指着案上的围棋说:“你们看这白子围了黑子,若把黑子全吃了,棋盘还下得成局么?”

第二天,那些被俘的隋朝县令照常坐堂办公,只不过官服上的补子全换成了唐军的玄色纹样

有个前朝县尉战战兢兢去请示李渊,这位唐国公正在后院喂马,头也不抬扔了句:“把去年百姓欠的田租账册烧了,就当给新朝贺礼”

要说这招以退为进,李渊玩得比后世任何营销大师都溜

他特意选在腊月二十三小年那天,把潼关城里三百多个里长全请到军营吃灶糖

酒过三巡突然起身宣布:“今年秋税减三成,明年开春再免徭役”

底下有个喝迷糊的老里正当场跪地磕头,脑门把青砖磕得咚咚响

等众人酒醒后细想才回过味——潼关刚打完仗,哪还有秋税可收?这空头支票开得,比真金白银还管用

为了防止其他军阀捅刀子,李渊在黄河渡口玩起了“饥饿游戏”

他让二郎世民带着骑兵在风陵渡来回遛马,自己却躲在潼关城里给各路豪强写信

给瓦岗寨李密的信里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渊耳

转头给洛阳王世充的信又变成长安小儿皆传王氏当兴

等这些军阀反应过来,潼关城外的壕沟都挖了三丈深

有个探子回报说看见唐军往护城河里倒菜油,李渊拍腿大笑:“那是给百姓点天灯用的灯油!”

最绝的是处理突厥这个心腹大患

李渊亲自接见突厥使者那天,特意把宴席摆在露天校场

酒酣耳热时突然擂鼓三通,但见五百陌刀手踏着正步列阵而过,刀光把突厥人的酒意吓醒大半

等使者告辞时,李渊又塞给他两车蜀锦

附耳低语:“可汗要是缺铁器,河东铁矿随时恭候”

后来突厥人果然没敢南下,反而卖了好几千匹战马给唐军

等到次年开春,长安城里的隋恭帝还在纠结禅让诏书用哪种字体,潼关百姓已经自发组织起运粮队往长安送军粮了

有个参加过守城的老兵在酒肆里吹牛:“当初唐公在城头数砖头,那是在算每家该发几斤救济粮呢!”

这话传到李渊耳朵里,他正盯着长安地图布置攻城,闻言笑道:“砖头要数,人心更要数“”

后来史书记载这段,给起了个文绉绉的标题叫《定鼎三策》,其实哪有什么奇谋妙计,不过是把“水能载舟”的道理玩成了行为艺术

等到唐军红旗插上长安城头那天,潼关城隍庙里的香火比往年旺了十倍

百姓们不知道的是,李渊早暗中吩咐把庙祝换成了退伍老兵,每逢初一十五就给人讲“唐公夜梦城隍保平安”的故事

这招精神原子弹放得,比后来任何意识形态宣传都见效

有书生在茶馆议论:“得民心者得天下”,邻桌老农嘬着茶梗接茬:“要我说,会发粮的皇帝才是好皇帝”

这话糙理不糙,正应了李渊那套“刀枪能破城,米面能收心”的朴素哲学

所以后来人总说李唐得天下容易,却不知这“容易“二字里藏着多少弯弯绕绕

就像潼关城头那面被风雨侵蚀的唐字大旗,远看不过是块破布,近瞧才能看见经纬线上密密麻麻绣着“人心”二字

后世创业者总爱学什么帝王心术,要我说不如学学李渊打算盘的本事——这打天下的账本,从来都是民心做底,实惠落笔

小说《和我聊聊大唐吧》第9章试读结束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