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沈经国从背后环抱住妻子,下巴轻轻搁在她肩膀上:&;一天也是组织上给的照顾,咱们得珍惜。再说了,我以后也不在学校住了,以后咱们不是每天都能见面?&;
李秀秀转过身,用手指点了点丈夫的鼻尖:&;就你会说。快收拾吧,咱们还得去给奶奶买卤煮呢。&;
两人推着自行车走出院门时,胡同里静悄悄的,只有几个提着菜篮子的老太太慢悠悠地走着。
空气中飘着炸油条的香味,远处传来&;磨剪子嘞戗菜刀&;的吆喝声。
&;老板,两碗卤煮,多加肺头!&;沈经国一进店就熟门熟路地点了单。
这家小店藏在胡同深处,木门上的红漆已经斑驳,但门口永远排着长队。
今天周一,店里只有三两个食客。
李秀秀掏出随身带的手绢擦了擦凳子才坐下:&;给奶奶带的那份要少放蒜,她最近胃不太好。&;
&;知道知道,你都说三遍了。&;沈经国笑着捏了捏妻子的手,&;老板,再打包一份,不要蒜末!&;
老板从热气腾腾的大锅后抬起头:&;哟,小两口这是新婚吧?脸上都带着喜气呢!&;
他麻利地切着肠子、肺头,&;我多给你们放两块火烧,算是我的一点心意。&;
李秀秀脸一红,低头搅动着碗里的卤汁。
沈经国倒是大方:&;谢谢您嘞!改天给您带喜糖来。&;
两人吃完走出店门时,太阳已经升得老高。
沈经国把打包好的卤煮小心地挂在车把上:&;咱们得快点儿回去,这天气,东西容易坏。&;
回到号大院时,院子里静得出奇。
晾衣绳上挂着几件洗得白的工装,在微风中轻轻摇晃。
闫家门口堆着几麻袋山货,散出一股干蘑菇的香气。
&;闫大妈又带着解成收山货去了?&;沈经国压低声音问。
李秀秀点点头:&;听说现在黑市山货价高,他们家这是想多挣点儿。&;
她指了指中院,&;柱子的新媳妇也上学去了,这院里就剩些老人孩子了。&;
两人轻手轻脚地往后院走,还没到聋老太太屋前,就听见里面传来咯咯的笑声。
李秀秀和沈经国对视一眼,不约而同地放慢了脚步。
&;您说这事儿可乐不可乐?那老母鸡扑棱着翅膀就飞上房了,老易拿着竹竿在那儿够啊够的&;姜秀娥的声音透过窗户传出来,伴随着聋老太太爽朗的笑声。
李秀秀敲了敲门,还没等回应就推门进去:&;奶奶,我回来了!姜大妈,我买了卤煮,中午您呀,就在我们这儿凑合一口吧!&;
屋里顿时热闹起来。
聋老太太坐在藤椅上,膝盖上盖着旧毛毯,见两人进来,眼睛笑成了一条缝:&;哎哟,我的乖孙回来啦!&;
她拍了拍身边的凳子示意李秀秀坐下,&;婚假就一天,你们不在外头多转转?&;
姜秀娥站起身接过沈经国手里的卤煮:&;那感情好!中午老易还有我家那个小的都不回来,我也就不回去做饭了!&;
她凑近纸包闻了闻,&;真香!我刚才还想你们要是不回来,我就和你奶奶去吃烤肉呢!&;
沈经国眼睛一亮:&;烤肉?&;
他转向聋老太太,&;奶奶,要不咱们中午去吃涮肉?东来顺新来了批羊肉,听说特别嫩。&;
他蹲在老太太跟前,像个讨糖吃的孩子,&;吃完了咱们去颐和园玩玩!您还没去过我们学校那儿吧?一会儿也能一起去看看!&;
聋老太太笑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:&;你这孩子,尽想着玩儿。&;她摸了摸沈经国的头,&;不过颐和园我可有年头没去了,上回去还是解放前&;老人的眼神忽然变得悠远。
李秀秀见状赶紧打断:&;那咱们就说定了!&;她麻利地把卤煮放盆里,然后放凉水里镇着,&;这会儿去还能赶上午市,人少。&;
姜秀娥帮着聋老太太穿外套:&;老太太您可真有福气,秀秀和经国都这么孝顺。&;
四人说说笑笑地出了门。
沈经国和李秀秀各自推着自行车,沈经国拍拍后座:&;奶奶,您坐我这儿,让秀秀带着姜大妈。&;
聋老太太却摆摆手:&;我坐秀秀的车,她骑得稳当。&;老人狡黠地眨眨眼,&;你这毛头小子,骑车跟飞似的,我这把老骨头可受不了。&;
众人都笑起来。
阳光下,两辆自行车的铃铛叮当作响,驶出了安静的胡同,奔向热闹的前门大街。
聋老太太坐在后座,风吹起她花白的头,她紧紧搂着孙媳妇的腰,脸上的笑容比任何时候都要灿烂。
&;经国啊,&;老太太突然喊道,&;你们学校离颐和园近,那儿是不是有个什么什么&;
&;昆明湖!&;沈经国回头大声回答,&;湖心岛上的铜牛可灵了,奶奶您摸摸牛头,能活到九十九!&;
&;呸呸呸,我这把年纪了,还求什么长寿。&;聋老太太笑骂着,眼里却闪着期待的光。
喜欢四合院:我奶奶可是聋老太太请大家收藏:dududu四合院:我奶奶可是聋老太太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