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凯乐恭声道。
他也有这个想法,正想说出来。
可惜被孙泰河提前说了,真是太可惜了。
“这个想法不错。”
“清点完各县税收之后,本官就送去长安城。”
方源沉吟片刻,也觉得是个好犯法。
在武陵县的时候,他不太想让人知道一个小小的地方发展那么好,省得被人盯上。
但来到辽州,已经成为刺史,属于一方诸侯人物,这个时候就应该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如此,才能更加吸引高层的目光,更加能够得到朝廷的政策倾斜,以及未来的升迁之路也顺不少。
“大人睿智!”
周凯乐三人齐齐行礼。
辽州的整体好处也和他们三个县令有关。
唐初,百姓的税收不重,缴纳比例是四十税一。
也就是说,收成四十斤,交一斤税的意思。
如果没有粮食,折算当地的粮价缴钱。
下午,税收清点完毕,三人离开。
他们离开后,方源就让人打包好。
第二天就让人送往长安城。
。。。。。。
长安城皇宫。
李世民于御书房召开简单的高层开会。
就前些日户部尚书唐俭上书:关于减免关内道与河东道各地税收问题进行讨论。
“陛下,臣以为今年关内道大旱,河东道等地受到波及,收成锐减,理应减免响应税收。”
唐俭称述自己的意见。
他是十一月底呈交自己奏折的,今日十二月初三才有空召开讨论。
“免税是好事。”
“但朝廷正要对东突厥开战,事关国运,这个时候免税是否会导致日后粮草无法提供问题?”
兵部尚书李靖第一个开口。
免税与否这些他从不参与讨论和插手。
但开战在即,粮草一定要筹备好,否则战争就无法打响。
开战中途若因为粮草不足而导致军心动乱,将可能会导致兵败的可能。
“关内大旱众所周知,河东道等地受到影响大家也知道,对于减免税收我是支持的。”
“但针对东突厥的开战,机不可失,错过时机可能就不会再有这么好的机会,减免税收会不会影响粮草呢?”
右仆射杜如晦正色道。
大灾大难时刻,减免税收是正常的。
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,朝廷正决定对东突厥开战。
对东突厥的开战很难得,错过了以后可能就会被人家践踏。
“戴尚书,现如今有多少州县表示税收不足的?”
李世民看向唐俭问道。
同样,李世民也不希望影响对东突厥的开战。
渭水之耻如鱼在哽,且让东突厥恢复过来,大唐就危险了,不得不战。
“关内道18州81县全体表示今年税收严重不足。”
“河东道18州73县有11州46县表示税收严重不足,3州12县表示轻微不足,4州13县表示没有问题,咦。。。。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