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嫔焦急的找补牙匠,想把她掉的牙补好,免得烈郎瞧见她的丑陋样子。
慈安宫的灯,一夜未灭。
时间匆匆,流水而过,转眼,元昭帝进京了。
“陛下御驾进了德正门……”
“百官跪迎……”
“陛下受百官朝拜……”
“陛下召内阁众臣议事……”
“陛下于乾坤殿,召了承恩公和桑恩公……”
“二位国公,牵手泪眼,相携离去,言归于好了。”
凤栖宫里,小太监来来回回地跑,传递的信息,长孙皇后一身宫服,巧施粉黛,妆点着她蜡黄枯瘦的身躯。
她握拳,表情紧张,直到听见‘承恩公和桑国公言归于好’,神色才略略轻松了些,“良辰,备好膳食,等陛下过来用。”
“是,娘娘。”
良辰领命,转身欲离。
长孙皇后神色犹豫,突然开口唤,“等等。”
良辰停步回,神情疑问,“娘娘,您还有什么吩咐?”
“本宫……”长孙皇后抿唇,沉默片刻,苦笑阖眸,她道:“多备些荤菜,陛下爱吃。”
她自觉终于低头,牺牲良多。
“是!”
良辰应声,低下的脸庞掩住嘴角讽刺的笑。
娘娘啊娘娘,备些荤菜,就算是向万岁低头了?
哈哈哈。
您当万岁爷是我们这样的卑贱奴婢吗?您稍微抬抬手,瘪瘪嘴,就要感恩戴德?
人家不会的。
就像您从来不在乎我们的性命和心情一样,万岁也不会体谅您!
美景死不瞑目的眼睛,一直盯着您呢。
她沉默着出去备膳,待得一桌三、五十道菜,都准备好了,钱嬷嬷沉着脸回来,下跪禀告道:“娘娘,万岁爷御驾宣和宫了!”
“什么?”
长孙皇后一怔,不敢置信的惊声,“他去见谁了?”
皇帝祭祀回宫,不见皇后,反而去嫔妃宫里,她,她这个国母,还有什么脸面?
“回娘娘,陛下是给宝贵嫔传了旨!”钱嬷嬷小声。
长孙皇后:……
眼前一黑。
——
宣和宫,正殿。
时隔两个月,傅含璎又一次看见了元昭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