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天翼中文>东洲往事 > 第3章 避子汤一(第1页)

第3章 避子汤一(第1页)

【共治元年】

郑紫微满月后不久,房如樨前来与郑安雅辞行。

“叔叔你为什么要走?留在中都不好吗?”郑安雅不明白,天下刚刚安定,两国关系也走上了正轨,中都到处一派蒸蒸日上的气象,眼看着未来越来越好,房如樨却放着好好的官不做要去云游天下。

房如樨摸了摸紫微的小脑袋,说:“陛下忘了?臣是典客,主管邦交事务。如今两国间的沟通可以在大朝会上进行,再也不需要典客了。”

“这样啊……”郑安雅挠了挠头,她在构思两国未来的时候确实忽略了这一点。

“那叔叔您可以干点别的,干嘛非要走啊。”

房如樨笑道:“陛下恐怕误解臣的意思了。臣并非因为朝堂上没有了臣的位置才不得不离开,而是正好借此机会实现自己游历天下的梦想。以前臣虽然去过不少地方,但每次都是带着任务去的,从来没有静下心来好好欣赏这世间的美景和风土人情。如今天下初定、两国和睦,臣终于可以偷个懒了。”

“唉,我本来想着仗打完了,国事也理顺了,大家终于可以天天聚在一起好好玩玩,哪知道叔叔您却要走了,也罢您一个人爱上哪儿上哪儿吧。那您打算出去玩多久?”

“天下这么大,细细地游玩怎么着也要几百年吧。”房如樨笑道。

“那么久!”郑安雅大声道:“不行不行,那我岂不是几百年都见不到您了。”见房如樨的脸色有些不自然,她忽然领悟到了:“叔叔,您莫非要避开什么人?”

听到这句话,房如樨身子一僵,沉默半晌方才答道:“陛下言重了。你们小辈都一个个出双入对,我这个老鳏夫就不给你们添堵了。”

“老鳏夫……”郑安雅细细琢磨着这个从房如樨嘴里莫名冒出来的词,又问道:“是谁啊?”

“什么是谁?”

“您心里的那个人,也就是您要躲的那个人。”见房如樨这般模样,郑安雅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:他的心里住着一个人,而且看样子有很长时间了。

“陛下别问了行吗?臣都这把年纪了,还谈论情啊爱的,丢人。”房如樨的双手紧紧抓着衣摆,把外袍都抓皱了。

见自己的猜想得到了证实,郑安雅笑道:“叔叔你少来,您年纪再大还能大得过新生邑那帮老家伙,他们一个个找起阿夏来可不嫌自己老。”

眼看瞒不住了,房如樨低头叹道:“还是不说的好。她早已觅得良人,我何必自寻烦恼,还给她添麻烦。”

“我曾为了接近她做出过一个决定,但不久我就后悔了。那个决定能让我离她很近,可以每天见到她、听她说话,可是和她在一起变得更不可能了,如果说原先只是距离远,那后来就像距离很近却隔了一道深不见底的天堑一般。”

郑安雅还想多问几句,却见虢孟馨在门口道:“陛下,柏相有要事禀奏,已在偏殿等候多时了。”

房如樨起身道:“不叨扰陛下了,臣告退。”

郑安雅道:“叔叔,您的官职可以辞,爵位可不能不要啊。”

房如樨笑道:“怎么,怕我没钱吃饭?”

郑安雅也笑了。她起身拉住房如樨的袖子道:“那您一百年之内一定要来看我一次,好不好?”

“好,陛下您快松手,柏相进来了。”房如樨抽出自己的衣袖,冲着柏崇峦点点头,一溜烟去了。

郑安雅瞟了他一眼,有些不悦地问:“什么事那么要紧?”

柏崇峦道:“臣前几日奏请的人口增长一事,陛下可有决断?”

郑安雅不解地问:“这事儿有那么急吗?天下初定,百姓愿意多生孩子是好事啊。”

柏崇峦道:“陛下,臣近一个月来仔细研究过,这件事没那么简单。自从我们与渤海国布永不开战的声明到现在不到五年的时间,我国的人口已经增加五十万了。这点人看着不多,但如果照这个趋势展下去,不出四十年人口就会翻番。那可是一千万人,接近我国国土承载能力的极限了。如果那个时候百姓继续保持这种生孩子的热情,即便是丰年也会闹饥荒。”

“这倒真是个大问题啊……”郑安雅托着下巴思索许久也没个头绪,只好问柏崇峦:“历史上也有过统一西域的王朝,他们是怎么做的?”

柏崇峦道:“都是从此开始由盛转衰,无一例外。”

“这么严重?就没有办法吗?”

柏崇峦叹道:“很难,百姓自地生孩子,总不能不让他们生。”

“就没有人怕生太多养不活,主动不生的吗?”郑安雅问。

柏崇峦轻咳一声,道:“倒是有人抱怨孩子太多的,但是陛下,臣说句不雅的话,男女之事人之大伦,同房之后自然就会怀孕生子,谁也阻止不了啊。”

郑安雅笑道:“谁阻止不了?这事儿我们神族还真有办法。孟馨,传段相来见朕。”

不到一盏茶的功夫,段知书到了。郑安雅和柏崇峦将人口相关的问题又跟段知书复述了一遍,郑安雅问:“夫子,我记得我们有避子汤,可以拿来用吧?”

段知书道:“这个问题柏相与我探讨过,我之所以没有提到避子汤是因为这药太贵了。短效的一剂药一百多钱,得天天喝,长效的喝一次管半年到一年,但是一剂得五两银子。”

柏崇峦惊讶道:“真有这药啊?安全吗?我记得长乐国也有,但据说不一定有效,还容易伤身体。”

段知书笑道:“这你尽管放心,我们神族女人不可能为了避孕自伤根本,所以保证无毒无害。”

柏崇峦嘴角一动,被郑安雅尽收眼底。她笑道:“你打算给柳莺弄几副?”不知道是不是高昌国的水土特别养人,三十几岁的陈柳莺随着柏崇峦到高昌国之后不久就现怀孕了,又生了个女儿。

“陛下您……咳……说正事吧。段相说的没错,这个药确实太贵了,百姓们用不起。如果能便宜点就好了。”柏崇峦说着说着耳朵都红了。

郑安雅思索片刻道:“这个问题要不交给隋家人来解决吧?横竖还有几十年的时间,倒没那么急。另外,还要让大司农和少府想办法增加耕种面积、提高粮食亩产,争取能养活更多的人。”

喜欢东洲往事请大家收藏:dududu东洲往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