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说煎饼摊主,那你赢了……
故而,可以毫不夸张的说:过去这十来年,绣衣卫这万儿八千号人、几万人次的组织结构,几乎有九成九,都是从游侠群体展而来的。
——绣衣卫的模式,并非让一个正经的情报人员佯扮游侠,而是将一个如假包换的游侠,吸收为自己的情报人员。
而这个模式带来的问题,便是整个绣衣卫上下,几乎都是组织纪律涣散,且没有什么道德下限的游侠群体。
如果这是个特务机构,那刚刚好——特务不需要,甚至不可以有道德;
但刘荣要的是纯粹的情报机构,甚至是类似于后世,国家安全部门那样的、正规的,能见光的情报机构。
在这么一个正规部门,游侠这种有黑道属性的群体,就难免有些让人头疼的毛病了。
比如:趋利避害,自私自利,奉献精神约等于零;
比如见钱眼开,毫无下限,能因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理由退出,甚至背叛组织。
最后,最为不起眼,同时却也是情报机构最为重要的一点:意气用事,有奶便是娘。
不是刘荣胡乱遐想,又或是和空气斗智斗勇——这件事,刘荣是有现实案例启的。
事情生在五年前,吴楚乱平后近一年,刘荣太子监国不久。
彼时,先帝老爷子大抵是下定决心,确定要将大位传给刘荣,于是便向刘荣透露了绣衣卫这个神秘组织的存在。
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,刘荣也屡次三番在宣室殿,听到郎中令周仁向先帝老爷子汇报工作。
连绣衣卫内部的工作汇报都不用避讳,那其他关于周仁、关于绣衣卫的话题,刘荣显然也听了不少。
其中,最让刘荣印象深刻的,就是有一回,绣衣卫内部闹出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。
事情大致经过为:绣衣卫某个项目需要资金,周仁照例向先帝老爷子申请;
先帝老爷子照例巧立名目,明面上给周仁许下赏赐,实则却是批了绣衣卫的经费。
然后周仁带着经费在绣衣卫内部下任务,顺带着分配经费。
之后不久,任务圆满完成,经费却剩了一些;
周仁觉得反正剩的不多,与其再收上来,还不如当做奖金留给绣衣卫的探子们。
然后就出事儿了。
——得了周仁的奖金,绣衣卫内部有几个二傻子私下里找上周仁,表示‘士为知己者死’;
周仁如此对待他们,他们感激涕零,无以为报;
如有必要,愿意为周仁上刀山、下火海,在所不辞!
于是,周仁吓得屁滚尿流,当即就进了宫,将此事上报给了先帝老爷子,以洗清自己的嫌疑。
刘荣之所以会对这件事印象深刻,是因为当时,这件事在先帝老爷子那里,也算是引了一场不小的轰动。
——先帝老爷子几可谓震惊!
惊讶过后,旋即便是盛怒!
只是最终,这件事却仅仅只是得了个治标不治本的处置:那几个二傻子被暗中处死,周仁罚俸半年。
至于这种因权力结构冗长,而导致的底层与上层脱钩——绣衣卫成员对天子没有认同感的情况,则根本没有得到解决。
后来,先帝老爷子也和刘荣说过:这种事,是没办法解决的。
要想收买人心,你就必须‘钱’,也就是给好处。
而且必须是面对面的亲自钱,而不是藏在幕后,假借臣下之手钱。
但绣衣卫这种上不得台面、见不得光的组织,是天子绝对不能‘触碰’的。
因为有损形象。
所以哪怕明知道这么做,有可能让绣衣卫脱离自己掌控,汉天子也必须‘爱惜羽毛’,绝不能在绣衣卫成员眼前露面。
因为只有这样,汉天子才能在某一天,绣衣卫东窗事,暴露在朗朗乾坤之下时,理直气壮地说出一句:朕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绣衣卫,也压根儿没听说过这三个字!
一切都是周仁这个编外人员、临时工自作主张!
不信?
不信你问问绣衣卫那些见不得光的玩意儿,有谁见过朕?
真要是朕搞出来的绣衣卫,朕怎么可能不接见一下这些玩意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