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芋泥的时候把水换成煮沸的牛奶,甚至连珍珠丸子也换成了加牛乳和面、这样全部的小料都带了浓浓的奶香味,最后加入红糖水增加甜味。
水牛奶的口感和味道比普通牛奶的更好,蛋白质含量也更高,这也是做姜撞奶的关键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先把姜去皮,然后研磨碎,用纱布在每个碗底平均的隔出姜汁,然后挨个冲入滚烫的水牛乳,用碟子把碗盖住。
没多久,姜撞奶就凝固成型了,三娘用勺子挖一口,虽然没加糖,但是浓浓的奶香和姜辣味充斥在嘴里,吞下肚子,肚子里立刻暖乎乎的,三娘满意的放下勺子。
“吃饭咯,”三娘摆好糖水就吆喝大家来吃。
宋老二才刚到家,赶忙去把手脚的尘土洗干净过来坐下,宋二嫂放下手头的工作也坐了过来,四娘五娘也乖乖的在桌旁坐好。
“三娘这个是什么?”宋老二舀了一勺自己的姜撞奶问道,
“那个婆婆教给我的,这叫姜撞奶,说能驱寒,只能用水牛乳才能成,我就试了一下,谁知道就成了,好吃不?”
“怪好吃的,就是没给糖差点味道。”宋老二点头赞道。
“以后那个阿婆再来讨饭,我们就把她请进来吃饭,以前是没条件,现在不一样了,我们能做主。用不着你像以前一样偷偷摸摸的把自己的口粮给她。”宋二嫂边吃边说。
三娘忙应是,心里却虚,想着要是那个老婆婆到时候来了穿帮了可怎么办。
“你说我们把这些拿到镇上卖怎么样?”宋二嫂娘家里也在宋家村,她家里是开米铺的。
说是米铺,其实也是自家挂个招牌,除了卖卖自家的稻谷,还到处去其他村收稻谷,然后加工成大米,卖给粮店,赚赚差价。
她家还打了个大石磨,有人来用石磨,就收钱,没钱就收一点粮食抵扣使用石磨的钱,耳濡目染之下宋二嫂稍微有点经商的观念。
“我果然是娘的女儿,我已经和爹说了拿这个卖钱,我们有那么多的木薯,都不用花钱。”三娘得瑟起来。
“木薯不用花钱,那买糖呢?你看你搓丸子还要买糯米粉,买牛乳你牛三叔那里不得给钱,
现在家里只得分家那点钱,要是花完就没辙了”
宋二嫂看三娘尾巴翘了起来,就赶紧要把它按下去。
“慌什么?这不还有我嘛,要我这个爹爹做什么的,
要是卖不出去,我就出去找活干,这批木薯芋头也够我们熬过这年。”宋老二豪气万丈。
这边一家人有商有量的计划了起来,木薯粉有了,还要糖,糯米粉看起来也不多够了,也得买,宋老二计划着第二天就去镇上买。
第二天,
独脚金已经晒好了,三娘把独脚金分成等份的一小捆一小捆然后交给宋老二去药店卖,还不忘嘱咐他,
“爹,你多走几家药铺,看看哪家价格高就卖给哪家。”宋老二应下了就背着竹篓出了门。
从宋家村到镇上走官道大概一个小时,乘牛车就半个小时,还可以绕路爬一座山,也是半个小时,就是路难走。
宋老二背篓里的独脚金晒干了也不到十斤的样子,轻得很,他爬了半个小时山来到了镇上。
镇上一共有两家大药铺,两家小药房,最大的同仁堂已经有六十多年历史了,由创始人何同仁的儿子何有光子承父业。
第二大的仁心堂是同仁堂创始人何同仁的大弟子许志强开的,
剩下的二间小药房一间是同仁堂的小分店的,叫仁义堂,只有最后一间妙手堂是外来的赤脚大夫沈正良开的。
宋老二先来到离得最近的仁心堂,还没开口,柜台的小厮就冲他喊,“治病看病概不赊账。”
宋老二听完头也不回的走了,来到同仁堂,同仁堂看诊的地方早就站满了人,抓药收药的柜台前也排着长队,宋老二排了好久的队才到自己,
“你买药还是卖药”同仁堂的小厮比仁心堂的态度好多了,也没看不起宋老二穿得寒酸。
宋老二从背篓里拿出独脚金,“我要卖这个,你看看收不收。”
药童接过独脚金,仔细检查后说:“这独脚金我们收,可是价格给不了太高,你这里有多少?我们全收给你二百文。”
宋老二记得女儿的吩咐,他把药童手里的独脚金拿回来“那我再去别家看看。”
药童心里暗想,这镇上全都是我们家老爷的,你去了也白跑,那就让你白跑几趟。
宋老二又跑了那家分店,给的价格更低。最后他来到了妙手堂,妙手堂里沈正良正在抓药,看到宋老二进来“看病还是抓药?”
“我卖药。”说着宋老二解下身上的背篓,拿出一把独脚金给沈正良。
沈正良接过仔细看了又闻过,满意的点点头“这独脚金不错,处理干净还晒得干,我给你十五文钱一两。”
宋老二听到这价格立马就要出了,“那你称一下这里一共多少?”
一称,一共是四斤五两,这时候一斤是十六两,就是卖了一两三十五文。
宋老二兑了半两的银子,余下的都兑铜钱。沈正良还让宋老二以后还有也给他送来,宋老二忙应了。
兜里有了钱,还是白得来,宋老二喜不自胜。
喜欢宋三娘的家致富路请大家收藏:dududu宋三娘的家致富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。